邬贺铨:三大应用、四大特点推动窄带物联网技术应用

时间:2016-09-28    点击:次     来源:未知    

物联中国讯 物联网的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,市场是非常广泛的,同样市场也是多样性的需要一个一个行业的去深耕,预计到2020年,全球连接数将达到百亿级规模,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突破1.5万亿元。在“2016国际开放物联技术与标准峰会”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,窄带物联网、车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将扩展物联网的应用,并提出了物联网的应用分成三个方面以及四大特点。
 
物联网的应用分成三个方面:
 
首先是低速率100K以下,主要用于传感器、电表、水表等等,这种传感器要占到整个物联网的60%;
 
其次是中速率的1兆以内,基本上是智能家具、POSS机等等,基本上占到30%的应用;
 
最后是高速率的10兆以上,像视频监控大概能占到10%以上。
 
对于新的技术窄带物联网应运而生,邬贺铨院士同时也指出四大特点,第一是广覆盖,功率普及度高出17个DB,比GSM高20个DB,覆盖能力比GSM高100倍。第二个是大连接,因为它用了窄带的技术,而且在性能上面做了一些简化,在机站上面也简化,所以做到了一个扇区可以支持5万个连接,而2G只有14个连接,4G只有1200个连接,也就意味着窄带物联网连接数比现在移动通信高50倍(14:02)。第三个特点是低功耗,这种节能模式跟手机的节能不一样,虽然注册在网上,但是终端处于深度睡眠,在深度睡眠的时候,功耗只有15个微瓦,一个AA电池可以让终端待机时间10年,10年不用换电池。 第四个它通信协议只有500K,片内存储系可以大大减少,用了单片线,半双工,射频成本低。
 
邬贺铨:三大应用、四大特点推动窄带物联网技术应用
 
物联网在中国,应该是在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热起来的。当时大家对这个新概念充满希望,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产业可能没有想象中起的那么快,后来热潮退下去了,这是因为物联网的发展逐步走入了比较健康的轨道。邬贺铨表示“NB-IoT(作为3GPP R13一项重要课题,其对应的3GPP协议相关内容获得了RAN全会批准,低功耗广域物联网传输速率能做到几百Kbps,覆盖要比现在的覆盖好100倍,可以连接到地下车库,可以在一个扇区内支持50万的连接。这是一个好消息,容量很大,功耗很低,一个电池就能支持一个物联网模块长达10年,现在随着芯片成本降到5美元了,未来随着规模增大有可能降到1美元,这个技术从立项到标准化也就2年时间吧,现在来看,大部分运营商都表示今年年底要把芯片做出来,一些运营商认为,他可以跟现有的移动通信网兼容。这样,通过窄带物联网技术NB-IoT标准就可以使得整个物联网变得比较便宜、比较通用、能大范围覆盖,能很好的支撑智慧城市的应用。”
 
提到窄带物联网的诞生,邬贺铨讲到:“现在大量的应用是要求广域的,也可以有光纤,如果说传感器容量比较高,10兆以上当然问题不大,但是如果低容量的光纤就不是很合算了,现在真正接到运营商网络上的物联网运营终端是6%,需要有一个广域物联网的应用,像智慧城市不可能是碎片化的,必须整个城市连到同一个物联网上,因此低功耗的广域物联网是有实际需求的。”
 
车联网方面,P2P公司提出2020年全世界车联网的规模达到1152亿欧元,中国占到30亿。MIT麻省理工学院列举了2015年十大科技突破,其中车联网位列第三位。汽车就是个大型的物联网节点,一个汽车有十多个CPU,有200个传感器,有上百个电控单元,汽车电子系统已经占到汽车成本的30%到60%,未来汽车创新80%来自于汽车电子系统。
 
有人估计,车联网未来的发展很快,用眼神来操作汽车比用手和脚刹车都要快16倍,这样相对来讲是很好的。当然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基本上都是国外的,如果不解决汽车电子,物联网也只能是在外面做点工作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大概一到两年,车联网的V2V(音)技术就能成熟。
 
邬贺铨表示,中国的互联网+,比工业4.0和产业互联网还要更进一步,它不仅包括产业互联网,还包括消费互联网,互联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,在支撑互联网+。
 
物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切入点、社会管理的支撑点、民生服务的新亮点。
 
最后邬贺铨强调,物联网产生大数据,大数据支撑物联网,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再到智能化构成了从感知到认知的全过程;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相伴发展,物联网成为大智移云时代的重要支柱,大智移云时代为物联网发展开拓广阔市场;物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,推动实现信息—物理系统融合;窄带物联网、车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将扩展物联网的应用;物联网将渗透到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,人们感觉不到物联网的存在,但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体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