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5-12-16 点击:次 来源:未知
教育,同样也承担着改革,改善和改变的挑战
教育前进的步伐可能有些缓慢。我们的祖先在2000年前也是围绕着大讲堂聆听孔子或者苏格拉底的教诲,而现在的大学课堂还是基本如此,可能多个话筒和PPT的演示,在信息不断爆炸的现在,学习者和老师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。2012年作为MOOC的元年,人们开始讨论在线教育,3年过去了,大家还是没看到任何一个大学因为MOOC存在而倒塌,又开始怀疑和否定,这让我联想到Bill Gates说过的一段话,人们往往高估了未来2年而低估了10年内的变化。
其实我们仔细观察身边,就发现在线教育已经开始变化:翻转课堂,将主动权交给学生;通过手机拍照答疑,机器开始渗透到对话中;为线下机构做好服务帮助线上线下结合O2O;教育培训使用硬件,比如通过机器人编程理解物理世界;通过游学项目结合旅游市场;互动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等。
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叉点,我认为MOOC可能是变革高等教育的支点(因为它将极大释放教学生产力,而生产力的极大释放必将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)。在未来5到10年,教育革命还可能发生在哪些场景?让我们展开思想的翅膀,跳离物理时空的羁绊,去大胆预言未来十年在线教育的发展:
十年后,MOOC证书跟大学文凭一样重要。人们将不再局限四年本科所学,需要不断地更新按需所学。教育内容是开放的,而不是被人为的严格挑选,美学,艺术,科技,个性化教案都可以载入。
十年后,MOOC将被绝大多数大学使用,并直接学分换算。通常学生前两年在线上学习课程,之后去特定专业的大学面对面上课并与同伴学习。这既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,又让大学专注于自己的优势。
十年后,MOOC将可以学习一切跟互联网高度相关的课程,如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,找到这些学科最好的方式学习,打造新的产品和内容提供形式。同时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课程:如何登陆火星,如何制作自行车,如何学习歌剧演唱。
十年后,MOOC将成为主要方式帮助高校招收新生,离线和在线各占大学收入的50%。两者的集成非常紧密,MOOC作为基础和铺垫准备,大学后续计划做延伸和加强。帮助建立大学/老师/课程科学的排名制度。
十年后,对于学霸也可以提供高品质的补充课程内容。把学习课程和工作体验无缝结合。如果工作中遇到新的不解,可以调用适当高级课程补充所需。
十年后,人们的学习速度提高两倍以上。在同等教学质量情况下,采用网上课程,会更快地学完4年大学。有些微课程,学习者甚至在一周内而不是四个月完上完。提供更灵活的平台释放老师和学员的潜力,采纳来自于用户创新,修改教案,习题和改进流程。
十年后,只有一半的内容会让全日制大学教师授课。那些最好教师来自民间,优秀的教师越来越熟练线上进行教学,他们可以拿到丰厚的物质回报,也感受到快乐和育人的成就感。
十年后,我们不用在购买昂贵的纸板教科书,它将会被MOOC的电子教材淘汰和更换掉,并且拥有更舒适的阅读体验,可以搜索,智能化书签帮助回忆要点,高效完成读书笔记和嵌入引用。
十年后,<50%的学习内容由视频来展现。而被大量其他的途径,如浏览器上直接编写代码,案例研究,项目运作,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所取代。虚拟现实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教学场景。
在十年后,最高端技术岗位会要求员工在MOOC平台继续深造学习,学习成绩和效果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和晋升通道。
事实上,这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,这已经是可以预示到的几大趋势,以下针对具体的几个场景聊聊。
学习多元化和无障碍入口
2015年,一些中文的学习者在网上找不到他们想要的课程。他们要么就艰难翻墙,晦涩的浏览英文的课程,要么就放弃了努力。
2025年,MOOC将有5000门以上课程系统覆盖顶级综合性大学的课程目录。任何学生,凭借任何互联网连接设备,在任何时间,选择适用的语言可以学习他们想要的课程。
网络证书价值彰显
2015 年,虽然学习者也可以在MOOC上拿到网络证书,但学到的技能对职业教育和未来发展作用还不清楚。
2025年,随着数据积累的完善和完备,有了学习行为大数据,之前的大学文凭将只是一种静态数据。学习者就可以按需所学,MOOC根据个性特点动态调整教程,最后颁发有价值的证书,让未来的雇主认可。
学习社区
2025年,有成百上千的围绕在线教育的线下学习社区,作为一个小群体,定期采取新的课程。他们一起学习,互相协作,面对挑战。同时软实力也在提高,如团队合作和沟通。学习者跟专业课程一开始联系是松散的,随着时间推移,智能分组变得更为更为合理,建立公共小组或私有小组的关联。每一个学习者跟社区版主绑定后还可以推动他们完成课程。最后基于学习者完成率完成评分,类似打游戏升级。
另外课程本身也来自于其他学习者产生的内容:几乎每一个评估问题都从学习者产生;每一个视频,题目注释都是学习者和社区一起不断改进;学习者对提交的补充讲座等内容投票;结构化的论坛可以随时搜索,可以当成科目的维基百科,成为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。所有学习者提交的作业是默认让其他学生查看和批改。社区可以讨论一切问题(如课程,求职,时下热点,情感,个人吐槽)。提供特定的功能(如论坛,知乎,百科,邮件列表,民意调查,博客,即时聊天)。社区本身也可以二次开发,对学习资源的相关课题集中整理和维护。
2025年学习中心将遍布世界各地,作为同伴和社区的延伸,让学习者无障碍去访问其他学习者。可以想象伴随着学习者的成长,他们的圈子从小学,中学到大学,在不断演变。大多交流可以在网上进行,也可以定期参加小型组织的线下聚会,而小型组织又可以变成大型社区,让大家有归属感。
下一篇:不要把职业教育引导到升学导向上去